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除夕,这份大礼包送给您,强烈建议收藏!

在线学习 2023-06-03

编者按


2022年,《在线学习》杂志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政策导向、行业热点、技术前沿组织报道,共推出11期封面专题报道。我们紧密关注政策动向,报道二十大、课程思政等政策热点,解读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非学历教育规范管理、产教融合等行业政策,也关注技术前沿,剖析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同时,我们聚焦学校、政府、教育企业和教师等不同主体,全方位展示在线学习领域的热点,报道国家开放大学十年转型、江苏教育数字化转型、“双减 ”后教培机构发展、教师培训等。一起来看!



2022年1-2月合刊

2021年年底,《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印发。作为1990年以来教育部在高校非学历教育领域出台的首份规范性文件,它将对非学历教育事业乃至高校的自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对照检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组织属地高校对照《规定》开展非学历教育检查整改工作。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定》,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下,《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了线上研讨会,8745个终端线上参会学习。《规定》的关注度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高校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正确理解《规定》要求,对于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的规范管理要求、各高校按照要求落实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标《规定》全面“体检”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将如何推动非学历教育发展格局的重塑?让我们拭目以待。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观察丨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行业资讯丨贯彻落实《规定》 加强规范管理

文件解读丨强规范 守底线——引导高校非学历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贯彻落实之高校丨规范管理,当好非学历教育答卷人——普通高等学校在行动

专家视点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武丽志:落实主体责任,办人民满意的非学历教育

案例分享丨“清华经验”与“浙大模式”

2022年3月刊

从遍地广告、资本追逐,到顶格处罚、大幅裁员、艰难转型、批量倒闭,自去年7月以来,“双减”下的教培机构一直处于“聚光灯”下,“双减”也成为刚刚结束的2022年全国两会的高热度话题。

教培行业野蛮生长,形成了另外一个教育体系;教培机构炒作渲染焦虑,裹挟全社会被动参与…… “双减”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教育体系根基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因此被教育部党组和教育督导作为“双一号工程”,实施半年多来更是成效显著: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广告基本绝迹,资本大幅撤离,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双减”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行业秩序的再造、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体系的重构。它的根本目的是倒逼学校实现基础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密切关注正在进行中的基础教育体系重构的同时,本刊将目光投向经历“倒逼式”变革的另一群体——教培机构。

除那场与学科类培训疾风骤雨式的告别外,本刊更加关注的是教培机构使出浑身解数的“自救”行动。极力探索公司和个人的能力边界的教培机构驶向了何方?除了羽绒服生意、农业直播平台这样为数不多的跨行业探索,本刊发现,助力校内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成为教培机构的突破点。

教培机构转型行至中途,谁是最终的成功者,还需时间检验。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既能顺应时代要求,又能回归教育本质的机构,才有机会立足于世。


教育体系重构下的教培机构“重生”

行业观察丨教培转型 行至中途

投资视角丨拼图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王磊:规范理性转型,回归“小而美”

投资视角丨教培行业“去资本化” 回归民生和公益属性

投资视角丨教育投资人徐华:新政监管下考察教培机构的三个维度

分化与应对:教培机构的规范化成长

2022年4月刊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五年来,全国课程思政建设系统推进,地方课程思政建设各具特色,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开展。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到培育时代新人的系统设计,从数量不足到“提质升级”的教师队伍,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再到“大思政课”的育人格局,教育系统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的丰富育人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已从初步探索逐渐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立德树人的“新常态”。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观察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创新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课程思政建设的上海经验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继教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

2022年5月刊

5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路径、构建多元办学格局方面提出新要求,为破解产教融而不合、合而不强、合而不深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新时代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大背景下,教育部启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目的是以标杆、榜样力量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征集的1603个案例,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职校、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数量大,覆盖广,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最终入选的485个典型案例,更是当前我国产教融合的样板,涉及校企合作项目、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基地共建、职教集团建设等多个方面, 将为新职业教育法实施后的产教融合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与此同时,从另一个视角观察这些案例,找出产教融合存在的不足和其当前发展呈现的新问题,寻找破解之道,是此次征集活动更深层次的意义。期待这些典型案例不断迭代优化,引领带动行业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示范引领

观察丨融字上下功夫 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高层视点丨典型案例示范引领 深化产教融合

标准解读丨评价指标要体现指导性和适用性

专家视角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鹏:三位一体 构建产教融合全链条结构

专家视角丨在线学习研究院院长严冰:问题导向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专家视角丨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册:挖掘规律 凝聚共识 提升职教适应性

专家视角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戴裕崴:产教融合案例呈现六大特色模式

专家视角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邵庆祥:从 “三观”破解“合而不强、合而不深”

专家视角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华楠:深化产教融合 职教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专家视角丨北京市商业学校副校长黄凤文:对标标杆 提升贡献度和支撑度

后记丨下一站,深度融合

2022年6月刊

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跟随数字化中国建设的步伐,一幅教育数字化的壮丽图景正在广阔的教育时空尽情铺展。

数字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经过多年努力,职业院校已具备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基础:移动泛在学习环境初步形成,203个国家级、460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已经建成,428所实验校正全面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职业教育需要以数字化实现变轨超车。以数字化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以制度和机制引领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以混合式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经过数字化洗礼,职教战线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以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开启数字化新征程

观察丨数字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专家评说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邓志良:以数字化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

研究视角丨从几次大规模调研看职教数字化

院校案例一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是怎样炼成的

院校案例二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以“信息化+职场化”推进教学模式变革

2022年7月刊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揭牌。自此,国家开放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教育新模式转型实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国家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已走过了十年历程。这十年,是探索发展的十年,是克难攻坚的十年,更是成绩斐然、春华秋实的十年。“荟名师,聚群贤;萃精品,学有道;育俊才,百万众。”十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向世人展示了一所“面向人人,没有围墙,超越时空,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信息技术与教育充分融合,优质资源集聚与共享”的新型大学。

江流百转,水到渠成。“云计算,覆九州;信息路,通天下;多终端,跨时空”的畅想已成为现实。如今的国家开放大学已初步探索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之路。

筚路蓝缕,后海先河,催发芝兰桃李,敢筑栋梁干城。如果说国家开放大学的挂牌成立是教育部党组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献礼工程;那么此时,国家开放大学正在以转型发展的卓越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开转型这十年

观察丨十年奋进 铸就国开荣光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守正创新再出发 提高质量创特色

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引领 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

勇担改革创新重任 大力实施全网办学

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做优做强” 助力“文化养老”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教育部(社区中心):力争做质量与服务“双一流”的非学历继教

国家开放大学教务部:“创优提质”迈向开放教育办学新征程

国家开放大学农林医药教学部(乡村振兴学院):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资源部(数字图书馆):集聚创新资源 实现跨越式成长

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部:十年砥砺创新 助力打造“智能国开”

2022年8月刊

“十四五”期间,教师培训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由于我国教师队伍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差异性大、需求更新快,精准培训是深入推进教师培训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教师培训“专业化、标准化”的关键所在。由冯晓英、林世员编著,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培训发展报告(2021)》显示,精准培训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尤其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充分证明,信息技术可以支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效果的精准培训。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数字化为精准培训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手段,将深入推进精准培训,助力教师培训改革跑出加速度,从而实现提质增效、赋能教师发展的目标。


数字化赋能精准师训

献礼教师节丨以精准培训 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献礼教师节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冯晓英:为教师培训改革提供实证支撑

专家说丨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冯立国:以出版之力服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例一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参与式赋能型“A-U-S”创新搭建教育家型教师成长路径

案例二丨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师精准培养的“湖南模式”

案例三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准送教 帮扶民族乡村幼师“脱贫”

2022年9月刊

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强大动能,以此来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打造全球教育版图的中国特色、中国范式。

2022年6月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苏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作为首批试点省份,江苏省主动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路,率先向国家平台提供一批优质课程资源,遴选一批平台推广应用试点学校,努力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江苏范式。期待江苏实践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江苏探路教育数字化转型

观察丨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江苏范式

管理者视点丨奋力开创江苏教育数字化新局面——专访江苏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葛道凯

专家观点丨江苏教育数字化的三大特征

院校案例一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数字化推进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院校案例二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融合创新、数据赋能”推动职教发展

院校案例三丨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以人工智能重构学校发展新生态

2022年10月刊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行。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是第二个“百年目标”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正如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所强调的,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只有“全面规范、提高质量”,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才能为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实施意见》的正式印发,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揭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揭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观察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迎来重大变革

区域探索丨江苏省教育厅:为继教改革贡献江苏经验

区域探索丨北京市教委:以“北京模式”实现学历继续教育现代化

专家观点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访台州学院校长、教授乐传永

综合观点丨高质量发展是继教改革的主旋律

2022年11月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并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的时代责任。

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指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部署;发挥教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桥梁作用,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要求;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观察丨以教育强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坚守六大原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访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推进教育数字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 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贡献力量

2022年12月刊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近日,工信部联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 年)》,提出加速虚拟现实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的重点任务,必将给教育带来新的变革。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逐步实现过去教育教学理论提出的设想,更可能创造全新的教育实践生态,从新的教育现实中生发出新的理念和理论,拓展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想象。

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已经有了诸多探索。本刊选取高校、职业院校代表,呈现这些教育应用探索,期待在《行动计划》的推动下诞生更多、更具代表性的实践成果。当然,虚拟现实教育应用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围绕教育哲学、教学伦理、技术改进等多个层面,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进一步理清。释放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能,激发教育教学的创新活力,还需要我们更了解“虚拟”,更认清“现实”。


让更多虚拟现实应用 走进教育的现实


观察丨虚拟现实释放教育创新活力

专家视点丨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周明全:释放虚拟现实的教育潜能

思政课虚拟教学丨北京理工大学:以虚拟仿真思政课传承“中国精神”

高校示范课程丨中国人民大学:虚拟现实技术驱动艺术实验教学创新

虚拟教研室丨浙江大学“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设计驱动 开启虚拟协同教研新形态

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虚拟仿真实训助力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虚拟现实为智慧康养人才培养赋能

精品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